行业新闻

04

2020-11

欧洲疫情再度爆发,美国大选即将落幕,逆全球化趋势难以阻挡?

2020年即将落下帷幕,在这一年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此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宏观政策也随之改变。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借助全球化发展以及人口红利,我国经济走上了快车道,连续多年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



而近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略有下滑,这一方面是受到经济增长从原有的重速度转移到重质量,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经济发展瓶颈以及外界环境变化。


临近2020末端,国际环境再次迎来关键转点,欧美地区已经再次爆发,美国史上最激烈的总统选举对决结果即将出炉,已经造成的邮票投寄、美国糟糕的邮寄系统、各州复杂的投票规则、史无前例的提前投票规模,都为大选结果揭晓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而这一切都不由得让人产生疑惑,全球化趋势是否已经终结?逆全球化趋势是否无法阻挡?


一、欧美疫情再度爆发


对于这一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而言,国内的时间仿佛定格在了三月份,累计确诊的数字被牢牢控制在十万以下,大部分的地区而言已经不在被疫情所困扰,生产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即便偶有消息可以听闻某地出现复发,但在强有力的管控下苗头都被迅速的扑灭。


国内的这种安静、宁和的氛围让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究竟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将如何影响我们。


和国内的情况截然不同,这场疫情对全球的影响远未结束,截止2020年11月2日全球累计确诊已经超过四千五百万,越是传统概念中的发达国家应对就越差,欧洲、南北美洲都成为了重灾区,全球一片红色,仅剩格陵兰岛一片净土。


就在近期,欧洲多国疫情自此出现反弹。根据欧洲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在过去两周,包括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在内的欧洲国家都创下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日增确诊病例数新高。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先后于当地时间10月28日宣布本国将重新实施封锁措施,以抑制疫情反弹。而就在此之前,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也已开始不同程度的封锁和宵禁措施随着冬天的到来,全球再次进入第二波疫情的威胁之中


这不但意味着欧洲政府在应对疫情上的巨大失败,并且面对政府新一轮的封锁措施,欧洲民众开始进行反抗和示威活动。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随着比利时成为受到封锁,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在内的多国都爆发了未经允许的示威游行活动,甚至做出暴力行为,与警察发生冲突,更加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而当前本就焦头烂额的美国也没能逃此一劫,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自10月27日起,美国日均新增感染病例均超过7万,10月30日新增确诊达99321例,超过中国累计确诊病例。


随着疫情的二次爆发,国际环境将再次发生变化,对于全人类而言这是一场浩劫,对我们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危机。作为唯一的世外净土,目前我国掌握了全球抗疫物资的话语权,这意味我们可以帮助更多的国家,扩大自身影响力,也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需要严格把控媒体话语权,避免在西方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成为众矢之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抓住这场前所未有之变局。


二、美国大选即将落下帷幕


爆发于各州的游行运动尚未解决,美国又将迎来最为关键的总统选举。


美国大选投票日定于11月3日,届时特朗普与拜登将竞逐总统之位。尽管目前民调显示拜登占据领先优势,但是2016年的选举结果令民调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今年投票日的时间安排:11月3日为正式投票日,持续全天,按照时区差异,各州投票站将于美东时间晚6至凌晨1点依次关闭,对应北京时间11月4日上午7点到下午2点(相差13小时)。其中,几个关键州的投票站关闭时间为:佛罗里达(早8点~9点,以下均为北京时间),宾州(早9点)、密歇根和州(早9点~10点)、威斯康辛(早10点)。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外疫情令选择邮寄投票的人数远超往届,部分州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计票,因此结果在第一时间可能无法获取,但根据摇摆州的走向我们可以获取初步的判断。


根据RealClearPolitics网站11月1日的数据,在全国民意调查中, 特朗普平均比拜登落后7.8个点,但在特朗普选前冲刺的几个州,两人差距在缩小或接近打平。并且,在选民投票当中得票最多的人未必就是最后的胜者。这是因为,美国总统并非直接由选民一人一票选出的,真正决定胜负是所谓的“选举人团”(electoral college)制度。在2016年,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在全国普选票中领先特朗普2个百分点,却因为没有拿下足够多的州份和选举人票,而败给特朗普。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曾不断强调邮寄投票会导致选举舞弊,目前半数共和党人都认为扩大邮寄投票会导致大量舞弊行为产生,因此一旦落选有可能不会顺利的移交政权,从而加剧了美国政界动荡的危机。




逆全球化趋势是否会发生转变?


全球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一个是人口流动的全球化,另一个则是资源流动的全球化,在这两者的共同努力下,才有了过去二十年全球化的欣欣向荣。


然而从2018年左右开始,美国开始逐渐挥舞贸易大棒,树立关税壁垒,与中国、欧盟、日本等多国开启贸易战,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原有资源全球流动的进程,这一趋势从美洲逐渐扩散,逆全球化趋势开始抬头。


由于美方的不配合,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原有管理国际事务、协调各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组织权限都遭受一定创伤。自2019年12月11日起,被称作国际贸易的“最高法院”由于法官人数不足而无法受理新案件,陷入停摆状态。这是该机构成立25年来首次停摆,也是世界贸易组织遭遇的一次严重危机,标志着资源流动逆全球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随着2020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扩散,人口流动的全球化遭受重创,和资源流动受人为影响不同,人口流动则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因为我国最早实现了疫情管控,生产生活恢复常态化,加之具备最为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今年前三季度的出口数据并未受到过多的影响,相较于人口流动而言资源的流动反而比较乐观。但在疫情管控的影响下,出入境人数则受到比较大影响,国内的感知可能不是很明显,但全球一些对旅游业依赖较大的国家经济则遭受重创。


从租赁数据也可以比较明显的感知,10月,北京住宅租赁成交量环比下降5.6%,在8月租赁成交量达到峰值后,9月、10月连续保持环比下降态势。租金方面,10月环比下降3.3%,同比下降3.1%,租金在连续四个月保持环比上涨后,9月、10月环比持续下跌,部分高档公寓的租客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驻华外企的高管,而今年以来,这些跨国企业的外派管理人员少了很多。随着欧美疫情的二度爆发,人口流动的全球化局势不容乐观。


随着美国大选即将落幕,很多人将全球化回归寄托于拜登的上台。诚然,按拜登现在公布的策略,他会取消跟中国的关税贸易战,也会回到世界各个组织,对于恢复全球化进程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大家更需要记住的是,决定国家关系的根本性因素是国家利益。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如果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改变原有的认知,依然视我方为仇寇、如洪水猛兽,那么国际关系都难以出现好转。


综上所述,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国际关系对立情绪消退前,逆全球化的趋势很难阻挡,但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要终止对外贸易,更不是要闭关锁国。


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是不放弃外循环的发展,而是要对原本的外循环发展方式进行革新、进行优化、进行升级。放弃眼下不可行的贸易国家,将精力集中在新市场上,当前的环境背景下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发生转变,正是抢占新兴市场填补市场空白的好机会。


欧美地区疫情严重,那我们就转向疫情控制较好的亚洲地区,借助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和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关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讨论,与原本一带一路的布局,建立自己的贸易圈子,在当今动荡的国际局势下,推动2020年11月第4次RCEP领导人会议上的签署,将提振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信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也有利于推动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发展。逆全球化的趋势或许我们无法阻挡,但我们可以确保确保区域内的市场开放,特别是对关键货物和服务保持开放,将逆全球化的影响降到最低。

业务咨询